最近,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海底火山大爆发的图像,至今让我们心有余悸。
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能量从海底涌出,火山灰柱在顷刻之间毫不留情地将无人小岛吞噬,海水和蒸汽翻涌,搅起滔天巨浪。
一切就像科幻末日片中的场景。
据新闻报道,这场被火山学家们称为“21世纪至今最剧烈的火山喷发”造成海水倒灌,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的主要街道都被洪水淹没;汤加全境面临海啸、暴雨、强风等等威胁;太平洋沿岸的国家(比如斐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 纷纷响起海啸预警。
随之而来的,是停电、通讯中断,据称火山灰也严重污染了空气和饮用水。
可想而知,当地居民的生活将受到巨大影响。
在漫长文明发展史,骄傲的人类醉心于大刀阔斧的进步,任由“为所欲为”的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留下任性的伤疤,却忘了地球“不曾有一刻的安分,是一颗一直在演化的行星”。
美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罗伯特?黑森《千面地球》中告诉我们:
从地核到地壳,我们的世界不停地躁动,甚至在今天在此刻,空气、海洋和陆地也在变化。如果我们不关心那些令人不安的全球变化,我们就很蠢了……
地球的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其实一直以来或慢性、或剧烈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比如这次的火山爆发让网友联想到
1816年,原本炎热的夏天变得寒冷无比,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饥荒、粮食短缺;在天气阴沉、连日降雨的日内瓦,玛丽·雪莱创作出黑暗系科幻《弗兰肯斯坦》;处于嘉庆年间的中国同样未能幸免,云南出现了大面积饥荒……
并不夸张地说,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可以对历史的进程、文明的走向起到关键作用。
而置身于其中的人类,实际上如此渺小。影响我们整体命运的或许就是
这也是为什么
根据《生态学通识》一书中的定义,
就像这次的火山爆发,大家可能会发出疑问:火山灰是否会彻底毁掉整个生态系统?如何恢复呢?气候变化究竟在人类社会演变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我们不妨来看看生态学家
喀拉喀托火山岛位于爪哇岛东边海域,它是现代最大的火山喷发地之一。这座火山曾在距今大约 6 万年前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之后便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这使得这座岛屿逐渐恢复。
直到1883年5月20日,火山喷发再次出现。之后火山喷发持续不断,1883年8月 27日,灾难性的大爆发终于发生。这次大爆发不仅重演了历史,
拉卡塔岛是喷发后幸存的最大岛屿,从1886年至今,人们一直在研究该岛上的植被恢复。
对植物生长而言,即使起初缺乏有机质
因此,
1883年10月及1884年5月的调查显示,拉卡塔岛上并无任何植被。而到了1886年,人们则发现了 25 种藻类和其他植物,其中包括 6 种蓝绿藻和几种蕨类。
截至1983年,已经有约400种植物迁入该岛。大多数迁移至此的植物,其扩散机理已得到研究。
1883—1983年间,种子植物的到达方式被推测为: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那动物什么时候能重新在这里生存呢?
要知道:
最近喷发并且得到研究的火山是位于菲律宾吕宋岛马尼拉附近的皮纳图博火山。
1991年6月15日,这里发生了20世纪第二大的火山喷发。喷发造成大量悬浮颗粒及火山灰注入平流层,这次喷发的规模仅次于 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的喷发,是圣海伦斯火山喷发规模的10倍。
De Rose 等通过卫星照片计算了 22 个高山流域的植被恢复率。通过卫星数据他们得到了归一化植被指数,这一指数通过计算地表的绿色反射率来估测目标地区绿色植被的生长状况。
因喷发而变得光秃的区域,随着植被的恢复,归一化植被指数也随之增加;在距离 1991年喷发后的 10—16 年间,科学家计算出总体的植被恢复率。
火山喷发干扰后的植被恢复很好地诠释了一个基本原理:
恢复的关键在于种子和孢子的扩散,而植被的具体恢复路径通常取决于哪种植物最先到达恢复地点。
受贾雷德·戴蒙德《崩溃》 一书的刺激,
我们其实拥有来自古代历史时期的众多数据,并围绕那些在遥远的过去有着大型人类定居点的地点展开了广泛的考古工作。
电影《异星灾变》截图
其中一个著名的人类社会崩溃的案例发生在公元750年至1050年间的
玛雅文明的崩溃并非发生在一瞬间,而且在历次大干旱之间,其实也存在丰沛的降雨期。
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事件总是很困难的。
环顾中美洲玛雅文明曾统治的巨大区域及几个世纪的变化,气候条件确实发生了逆转,所以尝试以一个单一的理由去解释跨越了巨大时空的某个区域的变化,通常都是很困难的。
不同于突然爆发的崩溃,玛雅定居点的消亡耗费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而发生在相互竞争的地点之间的地方性战争其实也加剧了这一区域的崩溃。在西班牙人到来后,小型的玛雅居住点仍然继续存在,
玛雅文明废墟
人类社会极其复杂。但对于生态学家而言,最清楚的就是,所有的人类社会都得依靠植物和动物来供给食物,而食物生产系统则依托于持续的、不受干扰的水源供给。
总而言之,人类社会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强烈影响,假设我们的人类社会将会是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例外,
对于我们这个物种的长久存活而言,气候变化所驱动的干旱名列所有威胁的首位。
电影《不要抬头》截图
需要记住的是,地球始终处于捉摸不定的变化之中,而我们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
我们或许无法阻止一些意外降临,
最后用《千面地球》的一段话作结:
关于未来的几十亿年,我们大多数人不大在乎,几百万年,甚或1000年,也不在乎。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没有什么事情好担心。
明年、此后十年,地球与今天差不多。一年到下一年如何交化,微细得不值得注意,
目前的一些指数表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的一段时间正在来临,人类活动最可能使这些后果火上洗油。在此后,环境变化的后果将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影响许多人。
观点资料整理自:
《生态学通识》,
(美)查尔斯·J.克雷布斯 著
《千面地球》,(美)罗伯特·黑森 著
编辑:妍书
图片来源:Pixaby图片,影视剧截图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箱:
scb01@pup.cn
●
小北将从留言中选出两位幸运读者,送上今天的主题图书《生态学通识》。
作者:(美)查尔斯·J.克雷布斯 著
何鑫 程翊欣 译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一本书领略生态学的精髓以及当代世界的生态难题!像生态学家一样思考,了解我们时代的生态难题,是现代知识人的基本教养,帮助读者可以习得“打量自然的整全眼光”。
作者:(美)罗伯特·黑森 著
译者:王祖哲 译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美国矿物学会主席、泰勒科学写作奖得主,讲述地球46亿年传记,地球换脸的故事。让我们大大加深了对地球和生命的理解,生命不只是被动的产物,而是充满适应和创造力,因为有了生命,地球才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这些平价小吃,比“米其林三星”还能治愈我
钱理群先生的四条新年祝福,其实鲁迅对我们都说过
新的一年,从“反内耗”开始
地球始终变化,人类能做什么?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