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客栈刘涛玩翻(亲爱的客栈张翰刘涛)

时间:2023-04-18 浏览:42 分类:娱乐资讯

喜欢就关注吧!

《亲爱的客栈》。

曾经一档治愈系的慢综艺,如今,开始上演互撕戏码。

李兰迪和节目组就剪辑问题,打响第一枪。

但有可能,这样的戏码,在节目内容里,也有可能发生。

这一季,整个节目的核心在于创收。

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中餐厅》以经营创收、撕人设,走上的黑红之路。

不再岁月静好,只有业绩目标。

说“魔改”,不过分。

节奏快。

从嘉宾到齐开会开始,节目就失去了轻松的氛围。

刘涛站在会议桌前,指点江山,布置任务。

用时间线来强调紧张感。

八点钟的早餐任务,七点多钟,嘉宾桌上的时间就争分夺秒地在提醒他们,时间在流逝,只能倒数了。

早餐考评过后,就是管家测试。

没有插科打诨的时间,没有躺下放松的时间,毕竟,还有一本册子要背要考。

竞争强。

节目组从一开始就在制造焦虑。

访问林心如:把比你小二十岁的人,跟你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来一起竞争,可以吗?

访问马天宇:你觉得这个行业残酷吗?

访问吴磊:你担心你自己没有作品吗?

借嘉宾的经历,来讲述社会竞争残酷的事实。

但竞争,是常态。

有人田园牧歌,就有人在北上广拼尽全力;

有人在职场心力交瘁,就有人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况且,节目中的嘉宾,都是知道行业残酷而积极面对的人。

竞争只是生活的一面。

节目用心渲染,彷佛生活的立体面,全是竞争。

“奋斗,去迎接滚烫的人生”。

这是节目总导演再节目开篇传递的价值。

是这样的吗?

不是

明星们的状态更像是:被迫奋斗,去迎接喘不过气的人生。

奋斗是一个美好的词,团结一新,争先创优,每个人都朝气蓬勃,有想要干翻这个世界的野心。

但节目虽然宣传奋斗,但它把拼搏、奋斗只留给了员工。

刘涛变身霸道总裁。

拿起了“安迪”的人设。

从妆发上,再不走温情路线。

没有涛姐,只有老板。

并且拿出了最讨厌的老板腔调。

厨房里忙做一团的时候,刘涛一边化妆,一边听陈翔的汇报,准备接下来指点江山。

那老板自己的奋斗在哪里呢?

刘涛问大家喝咖啡还是喝茶,林心如说我咖啡。

刘涛马上正色,这是一个员工该说的话吗?

???

和谐的员工老板关系,在茶水间泡一杯咖啡还要分上下级分的这么明确吗?

最后变成林心如立马跟刘涛道歉说对不起,投入为老板泡咖啡的事业中去。

时时刻刻强调权力等级的不适感,蔓延在节目的所有细节里。

平面图上,一个老板住的房子,是所有员工住的房子的2-3倍。

就连作为老板助理的陈翔,都在向其他人略带得意的炫耀,我的身份,要比你们高一点。

如果节目是以这种阶级森严的形式来展现奋斗的,那这种奋斗,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

它激发的,不是正向的竞争,而是人内心的黑暗。

现代公司,制度是使人变好的。

而《亲爱的客栈》里,这些无形引导的制度,会使人变坏。

它告诉观众,你要努力,脱颖而出,就可以踩在别人头上。

996、007算什么?

996、007引起众怒,但996、007好歹有工资,有加班费。

《亲爱的客栈》独一份,要钱钱没有,任务一大堆。

客栈要营收,要在20天创收十万元,不包括房费,老板气定神闲地定任务,打分,批评就不说了。

老板居然没有任务压力???

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老板都不只是下命令后躺着的人,相反,压力最大的是老板。

老板可以分解任务给员工,而不是做一个精致又可怖的资本家。

第二集的预告里,有人问刘涛要工资。

刘涛心安理得的说,没有工资,没有假期。

这样的工作,换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做吧!

这规定,可比996、007厉害多了。

既然拿了经营客栈的剧本,起码要按常识演吧?!

不专业,竞争就是个笑话!

专业,要如何体现呢?

节目告诉我们:规矩!

张翰做早餐,在厨房拿了方便面,陈翔立刻制止,说不行!

为什么不行呢?

就是不行!

一没有提前告知说方便面不在考核范围内,所以不行;

二没有告知为什么早餐做方便面不行。

众所周知,早餐的吃法,五花八门。

有人爱麦片,就有人吃油条;有人吃面条,还有人爱米饭。

不一而足。

陈翔和刘涛主观臆断的规矩,既临时起意,又毫不专业。

让人觉得整个节目强调职场竞争像一个伪命题。

更明显的是刘涛的试吃。

这个咸了,那个摆盘不好看,左边这个淡了,右边那个太素了……

既没有大众试吃评价,也没有专家试吃打分。

全部都是刘涛的个人自由裁量,即“一言堂”。

但顾客千千万,刘涛认为的好吃怎么可能等于大众口味的好吃呢?

就比如,被刘涛打了最低分的马天宇,他的早餐,在陈翔这里,就很好吃。

所以,怎样相信,这是一档严肃又认真的职场竞争节目 ???

没有专业度可言,竞争感就靠人设和氛围来制造,对其他嘉宾员工而言,不公平。

比起凹造型、凹人设的刘涛,张翰展现出了管理者的素质。

可以看得出来,这一季的魔改,他不喜欢。

他也提到了淘汰自己。

从上节目之后,他的脸就一直冷冷的,说“需要适应”。

即便内心抵触,在管家测评环节,他面对吴磊的为难,应对得体。

也在阚清子那里,花招百出,让阚清子疲于应付。

张翰认为,客人不是一个属性,什么样的客人都有可能遇到。

员工能做的,是因人应变。

显然,阚清子和刘涛都没有他的格局大。

刘涛汲汲于打分,对死板的规则严防死守。

而阚清子,被评分低影响,困于评价体系之内,认为自己轻敌了。

如果张翰做老板,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情形。

毕竟,整个过程认真又轻快,还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走死流程。

林心如后来跟张翰互相诉苦的时候说:

老板要开心,客人要开心,员工也要开心。

这才是正确的观念。

员工、客人、老板,从个体而言,都是平等的。

多少工作走到离职,就是因为不开心。

刘涛在第一集里说:希望节目录完之后,大家还能是朋友!

但以节目目前的定位和气质,更严重的吵架可能还在后头。

否则,大家不会心力交瘁都想退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