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喜欢流行文化的年轻人现在都无法忽视Hip Hop这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即使你没有听过说唱音乐,也不懂什么是Breakdance,那你至少也看见或听过“涂鸦”、“DJ”文化。
而Hip Hop正是由这四大元素所构成。
嘻哈,是1970年代源自纽约市南布朗克斯与哈林区的非洲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次文化,继而发展壮大成为新兴艺术形态,并席卷全球。
嘻哈包含说唱、DJ、Breakdance及涂鸦四大要素。另外,亦衍生出节奏口技、嘻哈时装、嘻哈俗语等次文化。
关于说唱音乐的事儿,我的文章里已经说得太多太多,今天来聊聊,为什么喜欢Hip Hop文化的人一定要去了解Breakdance,甚至街舞文化这个东西。
地板舞又称为霹雳舞,是嘻哈文化的一员。如同其他的嘻哈文化,地板舞也大量借用其他文化的成分,包括竞技体操、街舞、非洲裔巴西文化、迪斯科、中国武术、俄罗斯土风舞,以及詹姆士·布朗、麦可·杰克森的舞步与加州的放克风格。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跳地板舞的舞者多为拉丁裔美国人,而不是非洲裔美国人,然而他们当初偏好的音乐风格却大大影响至今嘻哈音乐。
地板舞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有头转、侧头刷、风车、单手跳、手转等等,而且姿态优美,节奏感强烈,速度快,在青少年中很受欢迎。
说唱、Breakdance、涂鸦、DJ是Hip Hop的四大元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不少电影专门用来推广、记录、展示这种来自街头的文化。
比如,被公认为是殿堂级Hip Hop文化的电影——《Wild Style》,陈冠希曾经说过:“如果你想知道真正的Hip-Hop是什么,去看这部电影”,这里面就包含了大量Breakdance的元素和镜头。
《Wild Style》是Charlie Ahearn导演的美国Hip-Hop电影,1983年上映,电影以Hip-Hop文化开创性的人物们为主角。
在整个电影中,很多场景都描绘了Hip-Hop早期的常见活动——MC、DJ、涂鸦、Breakdance。展示了Hip-Hop文化在音乐,舞蹈和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
198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街头舞士 Beat Street》讲述了纽约市80年代初的Hip-Hop文化,其中角色不乏Hip-Hop文化早期的先驱者。
《Beat Street》的影响在全球以及整个美国都是如此。例如在德国,《Beat Street》和《Wild Style》等电影将Hip-Hop文化引入该国。
因为这部电影如此重视Hip-Hop的视觉方面,比如涂鸦,这些方面对新兴的德国Hip-Hop场景影响最大。
正是这些视觉方面帮助把Hip-Hop文化带到德国,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类型。
还有1984年上映的电影《霹雳舞 Breakin'》,说《霹雳舞》是20世纪80年代最震撼中国青少年的歌舞片,一点也不为过。这部讲述青年人追求自我的歌舞片最早通过录像带、内部观摩片和电台广播其配乐的方式流传,当时的观众被这种不按人体正常规律旋转的舞姿深深吸引,随后在几乎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一个个少年戴露指皮手套、身着牛仔服地在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后来影片在中国公映,片中人物“旋风”、“马达”风靡了更多青少年的心。
《霹雳舞》电影出品于 1984 年,中国引进于 1987 年。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喜欢Hip Hop文化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这就是街舞》节目的原因。
这是一篇无利益相关的自来水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