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子大战也早已经打响。
根据苏宁大数据,今年端午节前,粽子卖得最好的城市依次为福州、嘉兴、西安。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前五种口味,依次为肉粽、豆沙粽、蛋黄肉粽、板栗肉粽、蜜枣粽。
在形状上,三角形的粽子依旧是销量冠军,枕头形粽子和圆锥形粽子紧随其后。
要说与时俱进的新口味,那还要数小龙虾口味的粽子和辣条口味的粽子。
除了口味,商家也在寻找新的款式,像这种冰粽,精致玲珑,一经推出,也是大受好评。
除此之外,在吃法上也大有不同。
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前“粽子+白糖”的组合订单同比增长76.88%。
“粽子+醋”的组合订单同比增长88.21%,高出11.33个百分点。
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粽子+芥末”组合,同比增长高达95.79%。
其实除了超市里的甜粽、咸粽,各地都有不同的特色的粽子。其中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比如这长达20米的粽子您见过吗?
这是2018年端午节,浙江丽水遂昌县的40多位村民轮番上阵,历经10余个小时,用6000多张箬叶、200多斤糯米、40多斤腊肉,制作出来的长达20.18米的龙粽。这个巨型粽子,要在特殊的容器里,蒸20个小时才蒸熟。
“长”是遂昌长粽的最大特点,也正是因为长,也被称作“龙粽”。
“以前农村里送长辈、娶媳妇,家里富裕一点送多一点,规格是一尺二,16根、20根,现在这五、六年,把它改成小龙粽了。”
粽子不仅是遂昌的特色美食,更是遂昌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每年端午佳节,女婿要为岳父、岳母送上长粽,粽子包得越长,表达的情意越深重;小孩十岁生日那年的端午节,外婆家要送长粽,粽子越长,寓意小孩长得高、长得壮;家有老人遇上儿孙高考的,总会想着包粽子,图个吉利。总之,粽子越长,寓示着情意越长,祝福越深。
包龙粽,是个技术活儿,遂昌龙粽选用的是头一年二伏天采摘的箬叶,一个大龙粽需要9片箬叶,一个小龙粽需要5片箬叶,把箬叶拼在一起,中间铺上一层用酱油腌制过的糯米,把腌好的肥肉和瘦肉交叉排在糯米上,再撒上一层梅干菜,最后盖上糯米,好的龙粽要保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吃到馅料。
把箬叶卷起来,龙粽的两头要包成方形,中间要匀称,用龙须草将龙粽捆得松紧适度,宽度均匀,而且最后所有的绳子要连成一条线。
包好的龙粽需要煮七、八个小时,龙粽出锅,按照习俗,首先要送给家里的长辈品尝。
近些年,遂昌龙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村民们包的龙粽卖到了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地区,2018年遂昌长粽仅线上就卖出了100万根,如果把这些长粽接在一起可达28万公里,可以绕地球10圈。
“我们南方,常规是四个口味,三咸一甜,那么到了北方,就三甜一咸,咸的还是以梅干菜跟蛋黄鲜肉为主。”
龙粽的工艺复杂,包龙粽必须依靠手工,原本当地卖10元钱一个的龙粽,如今的收购价都涨到了每个15元钱左右。而到了零售端,一个40厘米的大龙粽能卖到200元钱左右,而20厘米的小龙粽也能卖到40元钱左右。
在遂昌,除了非常独特的龙粽,还有迷你型的方粽,也是造型别致,寓意做人做事方方正正。
方粽可以用红线串成挂件,单只或多只均可,可以当礼品惠赠亲友,或在祭祀时作祭品。
在浙江德清县,粽子不仅仅是端午节的节庆美食,平日里的早餐或者大的节假日,很多人也会吃粽子。不同的季节包粽子会选择时令的食材,板栗、莲子等等都可能成为粽子的馅料。
浙江德清新市古镇的钱琪琪,决定请八十多岁高龄的外婆出马,在自己家包粽子。
钱琪琪的外婆包粽子有自己的讲究,尖糯米搭配蜜枣、豆沙,适合做成甜粽子。圆糯米搭配五花肉、排骨,适合做成咸粽子。
做咸粽子的圆糯米需要提前加入酱油、白糖,搅拌均匀。排骨和五花肉也要加入酱油、白糖等提前腌制。圆糯米、五花肉、排骨要腌制十五分钟以上。
两片箬叶卷成锥形,铺上一层糯米再放上两颗蜜枣,再盖上一层糯米,用箬叶一折、一盖、一卷,最后用棉线捆牢固,蜜枣粽就包好了。
不同馅料的粽子,讲究都一样,馅料饱满、居中,四周的糯米均匀。排骨、五花肉的粽子也不例外,调好味的糯米铺一层在箬叶上,再放上大块的排骨或者五花肉,再盖上一层糯米,包扎严实就可以了。
其实,要说德清最最传统的馅料,还要属“猪油细沙”。
猪油细沙因为做工繁琐,基本上都被机器加工的豆沙替代。但是在德清的新市古镇上,还是会有一些讲究的人家,不怕辛苦地每年做上一回。
制作猪油细沙要用当地农户种的赤小豆,浸泡一个晚上,然后用高压锅煮烂。
猪油细沙,又叫猪油洗沙,其实制作这种豆沙的关键就在于“洗”。
将煮烂的赤小豆经过一番搓、揉、挤、压,最终,赤小豆就被“洗”成了细沙。
将猪油烧热,倒入豆沙,再加入少许红糖,最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可酌情放入芝麻、桂花、陈皮等,小火慢熬,等到各种食材的香味充分释放、融合,猪油细沙就做好了。
各种香味的粽子出锅了,咸粽里的肥肉已经化在糯米里,排骨自然脱骨,瘦肉香糯绵软。
甜粽里透着蜜枣、细沙的枣香、豆沙香,吃上一口就停不下来。
当地人介绍,在浙江德清过端午要吃“五黄”,有黄鱼、黄鳝、黄瓜、雄黄酒,还有咸蛋黄,新生的小孩,在第一年过端午节的时候,家长会给他们戴虎头帽,穿虎头衣、虎头鞋。
到了德清的下渚湖,最传统的粽子就是用水芦的叶子、荷叶和毛竹笋皮这些就地取材的叶子包的粽子。
芦苇叶、荷叶都是现包现摘,而毛竹笋皮是春季的时候专门留下来晒干的。包粽子前,新鲜的芦苇叶和荷叶,还有干的毛竹笋皮都需要洗干净放进锅里煮。
“我们德清当地比较有特色的粽子就是鲜肉粽,还有红枣,还有南瓜干和豌豆。”
芦苇叶比较窄,两三片叶子拼在一起,包法和箬叶包粽子一样;一片荷叶可以裁成两块,包法有点像包春卷;而毛竹笋皮又宽又厚,里面的馅料可以多放一些。
芦苇粽、荷叶粽、毛竹笋皮粽,因为大小不同,所以一起煮的时候要把最大的毛竹笋皮粽放在最下面,把最嫩的荷叶粽放在中间,芦苇粽放在最上面,煮两个小时,再焖半个小时,三种透着不同清香的粽子就出锅了。
在德清下渚湖,吃粽子要配上当地的三道茶,一方面起到解油腻的作用,另外,三道茶中的咸茶,在端午节这天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
“在端午佳节,男方去女方家做客,这道茶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重点。如果丈母娘给毛脚女婿里添的料多,就意味着比较相中他,如果端上来是一杯白开水,那就寓意着不喜欢这个毛脚女婿。”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和图片由网友提供或来自网络。
如有违反到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删除处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2023 nvsheng.cc 女生-个人图集收集 蜀ICP备2021006193号-3|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403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