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财证券(投资理财讲座)

时间:2023-04-22 浏览:52 分类:网络

监管严查银行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职业,华夏银行借款却可用于购房首付,作业人员称银行可不查资金用处

多位助贷人士标明可为用户匹配华夏银行个人信誉借款产品,且借款资金可用作购房首付款。在一助贷人士引荐下,华夏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向记者介绍,用户可处理“菁英贷”这一产品,若有其他用处,用户需提早一个作业日预定货台提取现金,银行不审阅资金用处。

另有助贷人士标明可为用户处理华夏银行个人信誉借款,将资金用处处理成个人消费等,但需收取借款金额的2%-3%作为服务费,处理地址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对此,微观剖析师周茂华标明,银行相关信誉借款产品违反规划初衷,违规流入楼市,此为监管明令制止行为,存在潜在危险。别的,周茂华以为,现在信誉贷资金流向监测难度较大,且少量银行或业务员合规认识不行,若要根绝仍需时刻,需进行归纳治理。

贷后不查资金用处

记者以客户身份向助贷人士刘丽(化名)标明自己需处理借款用以购房首付,刘丽回复称“这边可操作信誉借款”,一般1-3日即可放款,但借款处理成功后需收取借款金额的2%作为手续费。

随后,刘丽向记者引荐了华夏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该客户经理向记者介绍称,该借款产品为“菁英贷”,额度为20万元,还款方法是先息后本,年利率为5.22%,一年后偿还本金,可循环运用3年;请求该借款时用户需供给下列材料:身份证、结婚证、近12个月公积金缴存明细、房本(若用户有房贷)。

但官方材料显现请求“菁英贷”所需材料包含借款人及爱人的有用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借款人作业证明材料、借款人收入、资信状况证明材料、借款用处运用方案或许诺“借款不进行股权和证券出资以及不进入国家清晰制止信贷资金投向范畴”的声明等10项内容,与上述银行客户经理所述要求并不相符。

在华夏银行官方微信介绍中,“菁英贷”为个人信誉借款产品,依据不同的借款方法分为一次性借款和循环授信借款,两者期限不相同:一次性借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越3年,特别优质客户可放宽至5年;循环授信借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越3年,但单笔借款不超越1年。菁英贷定价遵照监管部门及银行利率处理规则,依据借款人危险、本钱、效益、借款期限等要素归纳承认。

在华夏银行官方微信及APP上,“菁英贷”的借款年化利率并未明示。记者致电银行客服,一客户经理奉告记者,菁英贷3年期年化利率为6%左右,1年期则为5.2%以上,详细以请求人个人状况为准。

周茂华向《我国科技出资》记者标明,上述问题标明监管方针在部分履行环节呈现“误差”或未履行到位:首要反映出少量银行或分支行内部处理有待健全;部分业务员合规认识与归纳本质有待提高;亦不扫除少量分支行受业绩考核或利益驱动“违规操作”等。

针对该借款是否可用于购房首付、银行是否查询借款资金用处等问题,上述客户经理回复称:只需在处理时借款资金用处填“购买产品”即可,用户若有其他用处,可提早一个作业日打电话预定货台提取现金,银行便不审阅资金消费用处。该客户经理弥补道,“该借款不能转账,若转账则需供给消费用处凭据”。

针对上述现象,周茂华剖析道,银行相关信誉借款产品违反规划初衷,违规流入楼市,此为监管明令制止行为,存在潜在危险。“现在的难点为信誉贷资金流向监测难度较大,少量银行或业务员合规认识不行”,周茂华弥补道,自从国内强化监管以来,相似违规行为大幅削减,但若要根绝仍需时刻,需进行归纳治理。

资金用处可“操作”

另一助贷人士王元(化名)向记者介绍,用户可在华夏银行处理信誉借款,额度在5万元-60万元之间,利息为4%-5.8%,请求条件有两个:一是在作业单位接连作业12个月以上,二是有社保及公积金、或薪酬打卡4000元以上。若用户月公积金超越1500元,则借款利息可低至4%,请求材料仅需身份证及银行卡即可。关于银行是否需求用户供给资金用处凭据等问题,王元回复称“咱们会帮你弄,你就协作接银行电话,详细操作到时候再教你”。

另有助贷人士乃至保证“个人信誉借款合同不含‘信誉借款不可以用作购房用处’等相关条款”,并称已与华夏银行上海某支行借款客户经理承认,用户仅需带上身份证及上海任一银行卡,即可至网点现场打印征信陈述后处理,但会收取借款金额的3%作为“信息处理费”(即服务费)。

上述助贷人士均标明“用户可随时至华夏银行网点处理个人信誉借款,所贷资金可用于购房首付,资金用处会处理成个人消费”等,但详细操作需用户至网点现场,助贷人士及银行作业人员方可奉告。助贷人士随即奉告记者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详细地址,并标明其在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内进行作业,借款合同均与该行签约。

针对华夏银行个人信誉借款疑似流入房地产职业相关问题,华夏银行方面仅回应《我国科技出资》记者称:“需清晰个人借款的确已产生违规行为,方可进一步回复。”关于其他相关问题,则未予回复。

2020年以来,多地监管部门对银行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范畴严加操控。本年1月29日,上海银保监局印发《上海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住房信贷处理作业的告诉》(下称《告诉》),要求上海区域商业银行对2020年6月份以来发放的消费类借款、运营性借款以及个人住房借款进行全面自查。到本年3月,上海区域135家商业银行现已完结个人住房信贷处理专项自查作业,自查发现的问题包含部分个人消费贷、运营贷资金流入楼市等。

《告诉》提出银行应切实加强信贷资金用处处理,制止发放无用处、虚伪用处、用处存疑的借款;避免消费类借款、运营性借款等信贷资金违规挪用于房地产范畴。

周茂华以为,相似上述信誉借款资金“改换用处”流入楼市或加杠杆炒楼,触及资金违规流入楼市问题。“实际上,银行、助贷公司及借款人都有必定职责”,周茂华剖析道,银行应对相关借款做好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处理职责,一起保证银行与助贷公司协作是否合规;助贷公司“知法犯法”,运用贷后资金运用流向难以监管的问题,违规操作,并不利于楼市安稳,一起易导致用户过度负债;关于请求信誉贷的顾客,周茂华标明其尽管不受监管部门限制,但若存在不诚信的问题,金融机构应有相应的惩戒办法。

发表评论